新賓縣:探索“三個加法”工作模式 實現“微腐敗”案件查辦“數質”雙提升
“書記,為了解決我的事你已經跑了好幾趟了,真是由衷地感謝你?!睋犴樖行沦e縣紅廟子鄉長嶺子村劉大哥握著新賓縣紀委書記的手說道。這是新賓縣紀委監委開展“微腐敗”大清掃工作中,將信訪處置工作由“被動”受理到“主動”溝通、變“上訪”為“下訪”的一個縮影。
為實現“微腐敗”案件查辦“數質”雙提升,新賓縣紀委監委積極探索“三個加法”工作模式。
采取“談心+討論”模式,統一思想,總結經驗。談心,即縣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分別與辦案人員開展一對一談心談話,了解干部思想動態,減輕工作壓力,為再出發提供思想保障;討論,即召開全員座談大會,利用“頭腦風暴”形式,對全鏈條工作進行總結分析,簡化工作流程,提升協作配合能力,為下輪工作奠定基石。
采取“指南+專班”模式,形成標準,提升能力。指南,即針對“占地補償”“糧食直補”“林木轉讓”等“微腐敗”案件易發多發領域,從政策法規、查辦對象、談話內容、證據證人等方面,建立政策清單、圈畫調查和取證范圍,制作基礎化談話筆錄和證據內容,形成案件查辦指南,為今后查辦類似案件提供參考;專班,即充分發揮干部能力特點,采取“室組地”聯合、“協作區”模式,組建“占地補償”“糧食直補”等領域專班,為查辦工作提供專業化隊伍。
采取“畫像+大數據”模式,完善機制,務求實效。畫像,即組成問題線索研判小組,對“微腐敗”問題線索逐一進行分析研判,從重點內容、詳實數據、難易程度等維度對每個問題線索進行畫像定位,制定調查方案,為后期調查工作提供思路;大數據,即堅持能用盡用原則,通過數據查詢、數據積累、數據分析、數據建模等工作,為查辦工作快速打開突破口提供抓手,力求案件查辦質量和效率雙提升。
截至目前,首批“微腐敗”問題線索共計47件,已全部辦結,立案12件,黨紀政務處分17人,組織處理11人,收繳違紀違法所得6.97萬元;實名舉報案件答復24件,滿意21件,對3件不滿意的,縣紀委監委將繼續積極督促相關部門全力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力爭從源頭上化解信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