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遼寧紀檢監察網 > 要聞

深度關注丨戰旗美如畫 凱歌七十年

發布時間:2023-07-27 09:06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 抗美援朝紀念館迎來參觀熱潮
戰旗美如畫 凱歌七十年

  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位于遼寧丹東的抗美援朝紀念館迎來參觀熱潮。圖為7月22日,參觀者在抗美援朝紀念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位于遼寧省丹東市的抗美援朝紀念館珍藏著一件國家二級文物——一份長39厘米、寬26.5厘米的《志愿軍》報,報頭“志愿軍”三個字印成了紅色,頭版頭條刊登了一條重要消息: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正式簽署。歷經2年零9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朝軍隊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2020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全面回顧總結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和巨大貢獻,強調要銘記偉大勝利,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抗美援朝紀念館迎來參觀熱潮。據介紹,近期工作日日均參觀人數達1萬人次,周末參觀人數則更多。四面八方的觀眾來到這里感受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積蓄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

  抗美援朝紀念館迎來參觀熱潮

  抗美援朝紀念館位于鴨綠江畔的英華山上,與朝鮮新義州市隔江相望,是全國唯一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歷史的專題紀念館。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一場名為“‘打’‘談’‘勝’”的專題展覽在這里開幕。

  “在1953年的7月27號簽訂停戰協定之前,交戰雙方已經進行了兩年多的談判。為了全面展示我們邊打邊談、以打促談,把軍事斗爭與政治斗爭緊密結合,最后迫使侵略者簽訂停戰協定的過程,我們策劃這個臨時展覽,希望讓觀眾們更詳細了解其中的來龍去脈,深刻認識其中艱辛?!笨姑涝o念館副館長宮紹山告訴記者。

  展館里一組組照片、一件件實物,無聲訴說著那場國力相差巨大情況下艱苦卓絕的戰斗——

  在《決策出兵 保衛和平》篇章,圖片顯示:1950年,新中國的工農業總產值為574億元人民幣,鋼產量為60.6萬噸。而當時的美國,工農業總產值1507億美元,鋼產量8772萬噸。

  在中美武器對比展陳中,志愿軍落后的武器裝備與敵人先進的裝備形成鮮明對比。在這樣極不對稱、極為艱難的情況下,志愿軍同朝鮮軍民密切配合,首戰兩水洞、激戰云山城、會戰清川江、鏖戰長津湖等,連續進行5次戰役,此后又構筑起銅墻鐵壁般的縱深防御陣地,實施多次進攻戰役,粉碎“絞殺戰”、抵御“細菌戰”、血戰上甘嶺,創造了威武雄壯的戰爭偉業。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在展館中,陳列著著名音樂家周巍峙為《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譜曲的手稿。手稿左上角,標注著“稍快,雄壯有力,充滿信心”,右下角注明“此歌寫于1950年11月26日下午,田漢同志住處,在聽會時寫成”。

  當天,周巍峙翻看《人民日報》時,看到文章開頭引用了這首詩,被其豪邁氣概打動,僅半小時左右就完成譜曲。歌名選用了詩的最后一句“打敗美帝野心狼”,隨后《人民日報》發表該歌曲,后更名為《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

  這首激昂雄壯的戰歌,激勵了無數志愿軍將士奔赴戰場。在朝鮮戰場上,他們面對強大兇狠的對手,身處惡劣而殘酷的環境,拋頭顱、灑熱血,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

  志愿軍將士所體現的抗美援朝精神,深深感動和鼓舞著現場參觀的觀眾。展覽現場,不少觀眾留言引人共鳴?!皻v史書太小,裝不下他們的偉大,我們隨手一翻就是他們的一生”“志愿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國家的尊嚴,保衛著我們偉大的祖國,才有祖國人民現在幸福的生活”。

  宮紹山介紹,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年后,生活在新時代的人們同樣能感受到抗美援朝精神的偉大。前來觀展的觀眾中,有的老戰士看到熟悉的照片和場景依然很激動,止不住流淚;有的家庭一起來觀展,用兩三個小時仔細觀看每一件展品、每一塊展板;還有戰士們、同事們、學生們等一起來學習,看看當年是如何克服困難、爭取勝利的。

  砥礪民族風骨,匯聚民族力量,鍛造民族血性,激發民族智慧

  7月21日,抗美援朝紀念館微信視頻號新發布了一條視頻。面對鏡頭,志愿軍63軍188師1連老兵才錦榮講述了他對祖國的理解。當年,有個美國俘虜問志愿軍干部:“你們為什么打仗?”干部回答說:“我們為了保衛祖國?!狈敳淮笮?,想聽聽士兵的看法。這名干部便叫才錦榮來告訴對方什么叫祖國,才錦榮脫口而出:“生我養我的地方、哺育我的地方,就叫祖國?!?/p>

  “從抗美援朝戰爭打響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場戰役,志愿軍英雄自始至終勇往直前,展現了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睂m紹山表示,根據記錄,上甘嶺戰役中光是炸地堡、堵槍眼或拉響手榴彈、炸藥包和爆破筒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有名有姓的戰斗英雄就有38位,事實上,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下,還有一些隊伍整排整連犧牲,無名英雄為數眾多。在宮紹山看來,與70多年前相比,作戰形態、制勝因素等都發生了變化,但斗爭精神不會過時。

  有人說,志愿軍之所以能獲勝,靠的是人海戰術。宮紹山并不認同。事實上,志愿軍從上到下都積極發揮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用頭腦來打仗。宮紹山介紹,在初期運動戰時期,我們主要利用夜晚或近戰,通過穿插大迂回絞殺敵人;到陣地戰時期,我們通過構建以坑道為主的縱深防御體系,找到克敵制勝的辦法,揚長避短,克服武器裝備上的劣勢。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這場人民軍隊進行的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戰爭中,‘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被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善于斗爭的基礎,就是我們激發守正創新、奮勇向前的民族智慧?!睂m紹山認為,現如今,要傳承發揚抗美援朝精神,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砥礪民族風骨,匯聚民族力量,鍛造民族血性,激發民族智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薛鵬 管筱璞)


分享到:
亚洲av不卡无码国产